序号
| 工 作 内 容
| 时间
|
本科教学工程、教改、教学成果奖工作
|
1
| “教学质量工程平台”使用培训会。
| 第2周
|
2
| 组织2016年校级教改申报。
| 6-19周
|
3
| 省教育厅“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各项申报。
| 时间待定
|
专业与课程建设、教学安排
|
1
| 组织2016年新专业论证及申报工作。
| 9-19周
|
2
| 拟定信息化示范课程建设方案,下学期初在全校遴选4-6门课程进行建设。
| 1-18周
|
3
| 引进通识课网络教学,实施部分课程基于翻转课堂的“混合式学习”。
| 1-19周
|
4
| 选修课全面实行网选,同时优化选课流程。
| 1-5周
|
5
| 组织2015版教学大纲第二批次的编制工作。
| 5-20周
|
6
| 全面推进教学运行的二级管理工作。培训、指导院(系)完成2013、2014级本科各专业教学计划录入。
| 6-9周
|
考试工作
|
1
| 制定本学期考试工作方案,包括考试编排、试卷管理、监考安排、考试组织与实施。
| 2-5周
|
2
| 改革全国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考生报名方式,拟试点网上报名。
| 第2周
|
3
| 开展2015级本科交大临床医学实验班考试选拔工作。
| 第10周
|
4
| 拟开展试题库建设调研工作,制定我校试题库建设方案。
| 5-13周
|
5
| 组织实施2016届毕业班级期末考试及补考、2016届毕业考试和毕业清考。
| 13-16周
|
6
| 继续推广电子化阅卷,全面实现电子化阅卷。
| 14-20周
|
7
| 组织实施2015-2016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
| 第19周
|
学籍管理工作
|
1
| 组织2016届毕业生进行毕业图像信息采集、核对、确认。
| 2-4周
|
2
| 组织2016届毕业生登录教务管理系统,核查个人各学期课程成绩。
| 3-5周
|
3
| 修订我校学籍管理条例中有关留级条件的规定。
| 13-14周
|
4
| 进行2016届毕业生毕业证书、学位证书、毕业证明书打印、照片粘贴及证书验印工作。
| 13-17周
|
5
| 组织2016届毕业生毕业资格、学位资格审核,开展学士学位授予资格评定工作。
| 17-18周
|
6
| 对创新、改革学分制进行调研、学习。
| 1-18周
|
临床教学、实习管理
|
1
| 逐步施行并规范实习二级管理,明确各级职责,健全管理队伍。
| 1-18周
|
2
| 根据不同专业实践教学的要求,逐步建立校院两级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对相应实践教学基地的教学质量进行考评和监控。并逐步建立起一支具有较强指导能力的实践教学校级督导团队。
| 1-18周
|
3
| 逐步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准入、考评及淘汰制度,对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实行动态化管理。
| 1-18周
|
4
| 建立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激励机制。制定相关政策,对优质实践教学单位加大教学投入或进行奖励。
| 1-18周
|
5
| 与人事处协同制定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量认定办法,鼓励教师积极性,提高毕业论文(设计)质量。
| 1-10周
|
教材管理与建设
|
1
| 发放《2016年秋季教材选订征求意见表》,征求下学年的教材征订与变更意见。
| 2-5周
|
2
| 组织教材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召开2016年秋季教材征订选用工作评审会审核2016年秋季教材变更意见。
| 第6周
|
3
| 进行校园书店的招标工作,同时根据人才培养方案和教材征订变更情况制订下学年各专业教材征订单。
| 7-10周
|
4
| 组织协调校园书店收取2015级各班级下学年书费。
| 11-13周
|
5
| 组织协调校园书店发放2014级和2015级各班级下学年教材。
| 13-18周
|
6
| 进行毕业生剩余教材费的清退工作。
| 第19周
|
教学质量监控
|
1
| 开学初教学检查与反馈。
| 第1周
|
2
| 定期反馈教学信息;教研室和实验中心(室)教学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修订;执行学校听课制度(督导、院系主任、教研室主任、教师);修订西安医学院教学督导工作条例;改进教师教学水平评估、教师评学工作。
| 2-18周
|
3
| 期中教学检查。
| 7-13周
|
4
| 开展教学质量优秀奖评选工作。
| 17-19周
|
5
| 组织开展第五届“天士力控股集团优秀奖教金”评选工作。
| 12-17周
|
6
| 开展临床专业认证调研、学习,准备指标任务分解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实施方案的制定工作,拟定学校专业评估指标体系框架。
| 1-18周
|
信息化建设
|
1
| 编印《西安医学院教学工作通讯》;做好教学信息的收集和上网工作,及时更新教务处和教务管理系统网页。
| 1-18周
|
2
| 编制西安医学院2016--2017学年教学校历
| 12-14周
|
3
| 做好教务管理系统数据备份、维护工作;完成教务管理系统服务协议内容及其它功能开发、使用,搭建好教务信息化管理平台。
| 1-18周
|
4
| 对我校教学管理队伍现状进行摸底,会同人事处提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意见。
| 1-5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