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文件精神,促进医学生对形态学各专业知识点的学习与巩固,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认知力、想象力、审美能力、比较分析和创新思维能力,达到知识、能力和素质三位一体培养目的,我校决定于2024年4-5月举办“西安医学院第四届形态学绘图大赛”。本次大赛旨在鼓励学生发现医学之美、展示形态学之奇妙、机体结构之奥秘,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与学习兴趣。并择优推荐获奖作品参加“高等医学院校第四届大学生形态学绘图大赛”。欢迎全校本科生踊跃参加,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宗旨
以“学”为中心,以“教”为主导,注重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培养,尤其注重想象力、创新思维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推动和促进教学质量提升。
二、组织机构
主办单位:教务处、校团委
承办单位:基础医学部
三、学科范围与活动原则
(一)学科范围
与医学形态学相关的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和细胞生物学等。
(二)活动原则
按照教学大纲要求,通过绘画方式,以形象、直观、生动等特点描述人体结构(正常或异常)及与疾病相关的病原生物的形态结构。
四、大赛形式与时间安排
(一)大赛分为校赛和国赛
1.校赛阶段:学生自愿参赛并根据赛道提交作品,由基础医学部组织专业教师进行评审,选出优秀作品推荐进入国赛。
2.国赛阶段:2024年5月31日前,学校推荐各赛道优秀获奖作品参加“高等医学院校第四届大学生形态学绘图大赛”,比赛结果预计于2024年7月底由赛事组委会对外公布。
(二)时间安排
2024年4月初向全校发出大赛通知;
2024年4月30日前学生提交参赛作品;
2024年5月1日-5月17日作品评选,校赛结果公布;
2024年5月17日-5月24日获奖作品在图书馆一楼展出;
2024年5月24日-5月30日邮寄获奖作品推荐国赛。
五、作品要求
1.本次比赛共设置《组织学与胚胎学》《病理学》(含大体病理和组织病理)《人体寄生虫学》《医学微生物学》《细胞生物学》5个赛道,每个赛道的绘图要求如下:
(1)组织学与胚胎学限定范围:消化系统或呼吸系统;
(2)病理学限定范围:消化系统或呼吸系统;
(3)寄生虫学:大体标本、显微结构、超微结构;
(4)微生物学:微生物的显微结构、超微结构;
(5)细胞生物学:细胞的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
2.绘图要求:以形态学为主,整合机能学、临床各学科知识的绘画作品以及三维结构的创意设计构思的绘画作品。
3.作品形式:作品既可以在纸上手绘,也可以借助电脑机绘,黑白或彩色均可,而非直接通过显微镜等设备拍摄的照片。(提交的纸质作品规格为A3大小,黑白/彩色均可;电子版绘图作品需保证300分辨率(dpi≥300)以上。
4.作品要求:作品以“精准”表达所描述的结构为目的,兼顾科学性和艺术性。需附专文对所绘作品进行描述,必要时可在图内添加标注,但需附未标注原图。
5.作品为教师指导下的个人(学生)而非团体完成,为作者原创且未公开发表、未参加其他赛事活动的作品,未获得过其他全国或地区奖项,作品不能涉及宗教和政治,也不能与我国文化主流价值观冲突。
6.绘图作品具体要求(见附件1)西安医学院第四届形态学绘图大赛评审评标准。电脑机绘作品输出的数字图像格式为*.jpg、*.bmp、*tiff或*.psd。(机绘作品,请作者务必保留原始绘制过程的视频档案,以备核查。)
7.参赛学生可同时参加多个赛道,参赛作品不限数量,每副作品背面右下角请用铅笔注明: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学号和联系电话。 每副作品提交作品原件时需一并提交参赛作品信息表(见附件2) 纸质版1份。
六、活动评选细则
1.评审标准:从科学性、艺术性、创意性、实用性、绘图技巧、作品难易程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
(1)结构准确,构图合理;
(2)主题突出,内容充实;
(3)构思独特,创意新颖;
(4)整洁美观、观赏性强;
(5)激发兴趣、启发思维。
具体要求(见附件1)西安医学院第四届形态学绘图大赛评审评标准。
2.评审等级:
每组作品设置一、二、三等奖,奖项数量根据参赛人数按一定比例设置(奖项名额比例设置:一等奖5%,二等奖10%,三等奖15%)。
获奖作品由学校教务处、校团委颁发相应证书,奖项级别为校级。获奖证书注明作者和指导教师姓名及单位信息,并择优推荐获奖作品参加全国形态学相关绘图大赛。
七、其他未尽事宜
1.原创作品作者有署名权,主办单位有权不以盈利为目的使用参赛作品,包括留存、巡展,网络展,专业期刊择优发表,并进行新媒体传播。
2.如发现弄虚作假、非本人作品等则永久取消参赛资格。
3.教务处、校团委和基础医学部有大赛条款最终解释权。
八、作品提交方式及联系人
(一)材料报送截止时间:2024年4月30日
(二)材料报送地址:基础医学部(B楼4层)
1.组织学与胚胎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B楼407办公室)
2.病理学:病理学教研室(B楼413办公室)
3.寄生虫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B楼418办公室)
4.微生物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B楼418办公室)
5.细胞生物学:病原生物学教研室(B楼408办公室)
注:电子版作品提交直接联系各教研室负责教师。
教务处 校团委
基础医学部
2024年3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