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医学院2025年度优秀教学成果奖公示
作者:教学科 时间:2025-06-17 浏览量:
西安医学院2025年度优秀教学成果奖评审工作已结束。按照《西安医学院教学成果奖评审与奖励办法(修订)》(西医发﹝2018﹞42号),经个人申报,教务处形审、校外专家组评审,教指委审议,评审结果如下:
序号 |
成果名称 |
负责人 |
成果完成人 |
获奖等级 |
1 |
价值引领 能力导向 协同育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巩守平 |
李雪萍、熊冬梅 郭 娜、李四光 |
特等奖 |
2 |
理念革新、数智助力、思政塑魂,持续推进妇产科护理学课程建设与实践 |
李静 |
张永爱、李腾 褚静、张海苗 |
特等奖 |
3 |
‘秦药+’文化筑基·实践赋能·创新引领:中药学人才培养体系创新与实践 |
冯永辉 |
邓文婷、孙艳平 张寒、张彦 |
特等奖 |
4 |
“双核驱动·跨域协同”育人:护理学引领康复治疗学专业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 |
牛育鸿 |
张永爱、王丽娟 周晓丽、焦艳会 |
特等奖 |
5 |
德医交融 四位一体 三重路径:医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医德教育融合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
桑利娥 |
刘登攀、王进 温春峰、刘欣 |
特等奖 |
6 |
基于OBE理念,数智赋能,医管融合的卫生事业管理核心课程群建设与改革 |
汤金洲 |
王志玲、梁静 代芬、任洁 |
一等奖 |
7 |
新文科背景下“三维融合式”医学翻译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陈晨 |
薛英利、郭子凯 张莉、李乐 |
一等奖 |
8 |
三项结合、两翼协同、四轮驱动:大学附属医院一体化高素质“双师型”师资培养模式实践 |
吴戈 |
蔡瑜、贾媛媛 于照祥、苏兴利 |
一等奖 |
9 |
“思政融入铸魂,竞赛驱动强能,实践教学固本,产教融合提质”口腔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与实践 |
柴娟 |
胡开进、刘昌奎 郭芳、黄硕 |
一等奖 |
10 |
“思政引领+数智赋能”药理学“四维协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曾菊绒 |
魏明、徐天娇 胥晓丽、李汾 |
一等奖 |
11 |
重人文、强语言、融医学--面向医学生的《医学人文英语》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朱慧 |
薛婷、张小妮 付蝶、陈晨 |
一等奖 |
12 |
“五心一体”心理育人模式:数智赋能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创新与实践 |
靳红樱 |
张成玉、孟骊超 王楠、杨延庆 |
一等奖 |
13 |
锚定基层 整合资源 融合创新——新医科背景下精神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成效 |
张东宁 |
关慕桢、赵楠 马柏如、刘田园 |
一等奖 |
14 |
“四个面向”引领下青年创新团队驱动的“校-企-研”啮合互动式药学价值创造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李伟泽 |
赵宁、王小宁 陈程、关丽 |
二等奖 |
15 |
思政润心 创新启智 协同育才:麻醉学本科专业三位一体育人体系的构建 |
赵海康 |
何媛、葛鹏 范晓英、刘云霞 |
二等奖 |
16 |
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在医学微生物实验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
姚佳 |
刘丽君、范锦博 孙晓敬、汪洋 |
二等奖 |
17 |
医管融合:数智赋能健康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的“四方联结”模式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与实践 |
张艺嘉 |
韩文霞、余舟 梅姗姗、吴涛 |
二等奖 |
18 |
五育融合,延展课堂,人文共情,深化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
左景丽 |
薛英利、薛婷 宋元源、郭子凯 |
二等奖 |
19 |
问题导向线上线下专题化教学模式探索—— 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 |
刘欣 |
桑利娥、华璠 罗玉洁、王茗萱 |
二等奖 |
20 |
理实融合、竞赛推动、科研反哺:大学球类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 |
郑永才 |
姬乃春、秦浩 高小东、任栋 |
二等奖 |
21 |
医学院校基于OBE理念的“大思政课”实践性教育教学体系构建与应用 |
李亚芳 |
桑利娥、郭耕延 刘军林、闫英丽 |
二等奖 |
现予公示,如有质疑,请于6月27日17:00前以书面形式报教务处教学科。
联系人:孙霞
电话:86172784
教务处
2025年6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