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组织召开“课程评价创新行动计划”第一阶段第1 轮次交流会

作者:教务处管理员 时间:2019-04-01 浏览量:

为推动教学模式改革,加强课程教学评价的交流与指导,3月27日上午,教务处组织在马克思主义学院会议室召开“课程评价创新行动计划”第一阶段第1轮次交流会。各院(部)、附属医院课程评价创新行动课程负责人、团队成员,教务处处科长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教务处处长和新盈主持。

临床医学院赵巧老师、医学技术学院刘文兰老师、公共卫生学院武颂文老师、基础医学部王善伟老师、口腔医学院李子夏老师、第一附属医院蔡瑜老师、药学院刘春叶老师、体育部郑永才老师等8名课程评价改革项目负责人,作为代表对所负责课程评价改革实施的整体思路、实施方案及实施过程中存在困惑进行了交流。

随后专家对汇报的实施方案进行了集中点评,指出进行教学模式改革工作的重要性,在实施过程中要注重务实、教学效果和是否学生受益的原则。教师应着眼于国际视野,立足国家大势,加强学习,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教学改革的形成性评价的重点在于反馈,给教师反馈教,给学生反馈学,通过反馈达到教学相长,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形成性评价的实施要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教师和学生评价的理念、共识非常重要。我校能够结合学校实际,运用形成性评价理念实施过程性评价,最终逐步过渡到真正的形成性评价,注重将评价结果应用于教学效果的提高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是非常务实的教学模式改革探索。

最后和新盈处长做了三个方面的总结,一是感谢专家对我校课程评价改革工作的指导,使我们对形成性评价的内涵有了清楚地理解,进一步理清了形成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区别,我们现阶段的课程评价改革工作,主要是引入形成性评价理念,实施过程性评价,由点及面,由浅入深,逐步深入开展形成性评价。同时感谢参与教改项目的教师团队,大家从课题顶层设计到初步实施付出了很多努力,通过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为我们改革带来了很多好的想法。二是教务处要继续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采取更多更有力的激励措施,加强信息化教学平台建设,细化教师教学效果和教学业绩考核,使在教学上付出多,教学效果好,技能强的教师能够脱颖而出,在职称评审、评先评优中凭借教学而拥有更多的获得感。三是希望各个教学团队负责人切实担起“领头雁”的责任,充分发挥团队成员主观能动性,在教学改革中迎难而上,教务处各科室要加强与各教学团队的交流,学生、教师、职能部门齐心协力,打造“金课”,不断提升我校课程育人水平。(教务处)

Copyright©2010-2013 www.xiyi.edu.cn 联系电话:029-86177361 传真:029-86177894 地址:西安市未央区辛王路1号 邮编:710021 备案号: XA12275